而且,按照安踏目前的品牌运营能力,30年内打造出世界领先的运动品牌几乎是不可能的。 2018年,集团营收达623.56亿元,同比增长16.2%。剔除合资公司Amer的损益,净利润增长44.9%至109.54亿元。从营收规模和市值表现来看,排名第二的国产运动鞋服品牌李宁与排名第一的安踏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大。为什么安踏能够成为今天针对耐克、阿迪达斯的中国代表,而不是李宁、特步等中国品牌呢?
同年,安踏收购瑜伽服品牌MAIA ACTIVE 75.13%股权,补充相关业务板块。近十几年来,国际品牌耐克、阿迪达斯牢牢占据中国体育用品市场前两名的位置,将众多起步晚、基础薄弱的中国本土品牌抛在了后面。数据显示,2021年中国知名运动品牌企业营收为:耐克中国510.2亿元、安踏体育493.3亿元、阿迪达斯343.4亿元、李宁集团225.7亿元、特步国际100.1亿元。
1、安踏耐克阿迪达斯差距
2017年,李宁、特步、361也实现了收入增长。 361营收增长21%至84.2亿元,净利润增长28.7%至9.61亿元。除了内部调整外,耐克、阿迪达斯等国际品牌主动降价,也变相给国内品牌带来了库存压力。从营收来看,安踏超越李宁,成为国产运动品牌。首先,丁世忠实现了十年前制定的目标。
2、安踏收购阿迪达斯了吗
财报显示,安踏2022年上半年营收259.65亿,同比增长13.8%,超越耐克中国、阿迪达斯中国等竞争对手,成为中国市场第一。这对于中国企业来说是一个历史性的突破。部分国货已率先完成去库存,而阿迪达斯等仍在苦苦挣扎。库存危机的背后是供应链能力。尊重安踏的理由是什么?因为你的收入比较高,你认为你想买比安踏更贵的东西;但自2004年以来,中国运动品牌市场一直被耐克和阿迪达斯两大外资品牌牢牢占据,份额位居前两位。
3、安踏李宁营收超过耐克阿迪
这一次,丁世忠的目标是耐克和阿迪达斯这两个已经存在了十几年的巨头。 2015年以来,安踏先后收购了英国的Spandy、日本的Descente、韩国的Kolon。根据2022年上半年财报,安踏线上+线下业务占比70%。单看研发投入占比,耐克、阿迪达斯的研发投入占比常年保持在10%左右,而安踏2021年的研发投入占比为2.3%。研发投入占比连续多年超过销售额。 5%。
但在全球市场上,耐克、阿迪达斯等仍是绝对的主导者。 —— 虽然增速略显疲弱,但从2023年营收来看,1耐克2阿迪达斯6安踏。丁世忠表示,上市使安踏成为一家具有现代治理结构的上市公司,也让安踏开始了全球化进程。